众人皆知生活在竞争巨大的社会,在教育孩子这一块上,很多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其中书法课事必不可少的。练习书法有诸多好处,比如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会积累丰富的知识等,甚至于现在学生考试的试卷都是ai技术批阅,不难以看出字体的重要性。说起书法,大家肯定会想到王羲之,他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作品《兰亭序》更是被评为“天下第一书法”可见他对后世的影响力。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事书法界的神话,但是你知道他的授业恩师是谁吗?王羲之小的时候生的内向不爱说话,王羲之的母亲便找了自己家的亲戚卫铄,人称“卫夫人”,做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铄是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女书法家,早期她跟随三国时期一位名叫钟繇的书法家学习并得到她的真传,一生深陷于书法造诣。她对王羲之影响很大,可以说没有他可能就没有王羲之那么大的成就。
卫夫人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长大后也嫁了一个书法家,丈夫名叫李矩是一方太守,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后来亲戚将王羲之送来她家,请她教授王羲之书法,据历史记载:"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说明了卫夫人确是王羲之的老师,按辈分上来说王羲之应当喊卫夫人一生姨母。有关卫夫人,据说现在的山西高平市,有一个名叫苏庄村的古村落,哪里还留存着十多亩的泊池。
据说卫夫人幼小的时候,练习书法经常废寝忘食,练习书法都是一连几个小时不停歇,练完便在池子里清洗毛笔和砚台,时间一长便染成了墨色,后世之人为了纪念卫夫人,便将池子称为“卫夫人洗墨池”。再来说说王羲之这小孩,随出生贵族,从小不爱说话,但是对学习上的事儿却有很大的天赋,卫夫人也是看中了王羲之这一点,也很乐意教这个聪明的孩子,准备将卫家和李家的书法精髓传授于他。
但是王羲之这小孩,跟普通小孩一样比较顽劣,仗着自己有天赋有了一点成就后,就飘飘然不专心学习了。当然卫夫人也将王羲之一举一动看在眼里,没有说破,反而想找个缘由告知他一些道理。有一天王羲之憧憬街道上的热闹,在学堂上神情恹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卫夫人一看这小孩学是学不进去了,于是提前下课,而王羲之一溜烟跑到街上玩耍去了。
卫夫人也不责怪他,看着王羲之的身影心生一计,将自己装扮成观音娘娘的模样,在街上卖烧饼,制作烧饼的步骤不仅行云流水,且不看火炉在哪就随便一扔,烧饼就稳落在了火炉上面,因此技巧吸引了不少的围观群众,其中也包括王羲之。王羲之就感叹起了这位娘子技艺高超,而卫夫人则说自己不过是熟能生巧,若是技艺高超王羲之的字才真算得上精妙绝伦,王羲之并没有认出卫夫人,听完这一番话后则是羞红了脸,自己的字体并没有很高超,也达不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当不起这么高的评价。
王羲之回家后,便老老实实的虚心学习,踏踏实实的练字,心想一定要对得起别人的赞美,不能到最后让人感觉到自己徒有虚表。王羲之正是有了这份用心,才有了后来的盛名。虽说这是个不知真假的故事,但也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孩子难免都会经历浮躁的心态和青春期的叛逆,但若是在孩子身上用对了方法,则会使孩子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