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云台山彩虹滑道 茶旅集团玻璃吊桥 云台山茶旅集团玻璃栈道 湖南云台山茶旅集团广场舞比赛 https://www.sohu.com/a/584111436_99973931
豪华车的价值、溢价能力,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甚至可能不足以撑起当前新时代百万价格产品的“新价值”。究竟什么样的品牌,能够在当前的时代中成为百万价格的产品价值标签?值得期待。
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出品
前不久,汽车预言家发表的《传统豪华车在中国“巅峰”已过?》一文引发了外界关注。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中留言认为,当前传统豪华车品牌在电动化时代,并没有展现出他们在燃油车时代那么强的竞争力。
什么样的品牌能够支撑起百万售价产品的新价值?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但却折射出一个富有意思的现象:在动辄百万售价的豪华汽车产品中,用户对于诸如BBA一类的豪华品牌的信仰正在急剧下降。
世界汽车140多年历程中,有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以BBA一类的品牌为核心。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定义过细分市场的产品形态,确立过豪华的标准,也引领过技术的革命。
但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似乎没有办法延续燃油车时代的引领性优势。
换句话来讲,燃油车时代建立的豪华与非豪华品牌“鄙视链”,在电动车时代貌似完全不成立了。
有人认为这种情况的形成是由于这些品牌过于墨守成规。但事实上这些品牌在实际动作上,看起来比其他的企业更为彻底和激进。
比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BBA快速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EQ系列、tron系列、iX系列等等重磅电动化车型,俨然以全面进攻的姿态进入市场。
但结果如大家所见,在至今的电动汽车销量中,BBA旗下的电动车型并不是市场的主力车型。甚至在某些区域性市场中,这些电动化车型需要完全靠价格策略才能维持一定的市场热度。
原以为“顶流玩家”集体出牌,会让当前鱼龙混杂的新能源汽车界眼前一亮,会让大家见证到“高手过招,招招致命”,但谁料真实情况有些事与愿违。以至于让不少的消费者感叹,“车是好车,但也就这么回事”。
归结的原因无外乎:
大多数的消费者很难从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型中找到差异化与稀缺感,更不要说豪华品牌在现阶段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
这种感觉就像在世界汽车的舞台上,原先豪华品牌牢牢占据舞台中央,手拿定义汽车形态和技术的麦克风;但现在,也许豪华品牌还在舞台中央,但麦克风已经不在自己手里了。
在动力总成都“归一”后,传统豪华品牌和其它品牌的差异化不再突出,甚至是原先引以为豪的引领效应都大打折扣。这种变化背后,本质上是由新时代需求带来的。
举个例子:很多年以前在市面上绝大部分车型都在使用织物座椅的时候,一台车能用到皮质座椅就是豪华;当很多车只能播放磁带音乐的时候,一台车能播放CD还带屏幕就是豪华;甚至于大多数车型只能搭载4缸发动机时候,一台车能够搭载6缸、8缸发动机就是豪华。
概括来讲,过去市场对于豪华车型的定义,聚焦在价格带来的显性层面差异化上,包括普通车型无法搭载的配置、普通汽车无法匹配的动力、普通品牌搞不出来的技术等方面。
因为传统豪华品牌因为有巨大的品牌溢价空间,进而有巨额的资金支持这样的研发储备,所以可以以更高的成本在一辆车上堆料,进而确立产品的引领效应,造就传统豪华品牌的辉煌时代。
但现在,随着汽车产品形态、品牌生态的变化,如今消费者对于传统豪华的定义也已发生变化。也许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还不能完整全面的总结,但至少不是换个座椅材料、多加几项舒适型配置就能够称之为豪华。因为这个层次的豪华,所有的品牌几乎都能涉足。
毫无疑问,新时代要给出新时代的回答。这种回答也许包括很多内容,但至少一个关键词无法回避,那就是“独特性”所带来的价值感。
而这种“独特性”正是所谓“豪华价值感”的基础。
这是一个简单而不容易理解的道理,因为大多数人都“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忘了从底层去理解。
莱特兄弟打造了全球第一架飞机,史蒂文森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甚至于冯诺依曼搭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第一个”问世之初,它们都是全人类的“奢侈品”。不单单是由于“物以稀为贵”,同时也都意味着人类的功能边界、体验边界被打破,故而弥足珍贵。
就像当前如火如荼的汽车智能化,本质上也是为消费者带来一种独特的驾驶感觉。大家今天对智能驾驶的期待,并不是期待技术本身的突破,而是期待技术能够为人类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多说一句,智能化不等同于智能驾驶,和驾驶体验之间也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只能选择自己驾驶或者智能驾驶,更多的应该是将智能化融入消费者的驾驶过程中,润物细无声,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感觉。
而在技术带来的体验独特性的另外一面,这种独特性还应该包含“品牌调性的独特”。
不得不承认,以往大家强调豪华汽车的“名气”;今天,年轻态的消费者们更注重的是“调性”。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有人甘愿成为蔚小理甚至是特斯拉的簇拥。
所谓“调性”比较抽象,也不显化,但它却决定了一个品牌或者产品能够吸引什么样的人群,也是豪华品牌成功的关键。
这种调性,一方面,它贯穿于产品及设计、品牌及营销服务的方方面面所有的表现之中;另一方面,它又是汽车厂家及品牌方核心团队及全员的行业价值观、审美观、理念、品味及文化风格等的全方位综合映射和传递。
不管你承认与否,新时代豪华汽车,已经从偏于外向的“尊贵”“豪华感”,向偏于综合气质“调性”进行转化。
比如特斯拉马斯克的钢铁侠(参数丨图片)形象,尽管看起来过于吹嘘,但却是能笼络一批消费者;蔚来的企业形象,尽管尚处亏损泥潭,但不妨碍吸引广大的用户一起共创。
时代科技感是当前时代的主要调性;消费者也更加重视品味及内涵,对产品及品牌的自我互动感受、情感共鸣及吸引力高度关注。这些是新品牌所能抓住的新机会所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造车新势力就能彻底的抓住机会。因为在调性的把握上,造车新势力仍然只是在10万辆年销的水平上。一旦跨越到更高的销量范围,能否把握坚持住自己的调性,恐怕还是一个值得观察的问题。
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个话题,当前豪华车的价值、溢价能力,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转变,甚至可能难以撑起当前百万价格新产品的价值。究竟什么样的品牌,能够在当前的时代中成为百万价格的产品价值标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