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国千亿客机订单才刚刚签署落地,中俄两国大型客机合作却再生变数,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在中国提前布局已经开始起效了,离开俄罗斯照样发展顺利。
在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始了任期内首次对中国的访问,获得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作为新冠疫情之后,首位到访中国的欧盟领导人,外界对于中德会在这次会晤得到怎样的结果也是非常期待的。事实上,朔尔茨本人对于本次访华也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因为当前德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出现了能源危机,而且欧洲经济下行的情况也并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缓解,再加上美国持续对欧洲的割韭菜行为,如果不能短时间内在国际社会上找到新帮手,那么德国经济衰退也似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情况。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朔尔茨也希望可以通过本次访华来获得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而最终结果也并没有让朔尔茨失望,在11个小时的访问期间,朔尔茨成功收获了一份价值千亿的采购订单。
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和欧洲空客公司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期间签署了一份新的采购合同,未来中方将会采购140架空客公司生产的大型干线客机,包括132架空客A-320和8架空客-A350,采购金额达到了170亿美元。可以说,这笔订单对于德国,又或者说是整个欧洲而言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有效缓解了当前欧洲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因为空中客车公司是欧洲四国成立的一个企业,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在客机领域与美国波音进行对抗的存在,而中德签署的客机采购合同,除了可以让德国吃肉以外,还可以让其他欧洲国家也跟着喝一口汤,所以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订单。而随着这次订单的签署落地,不仅可以给双方航空业实现一次合作共赢,而且还可以有效加强中欧之间的双边合作关系,粉碎美国企图分化中欧的阴谋。
不过这边中德客机合作刚刚落地,那边中俄之间的客机合作项目却再生变数,也让不少人都在怀疑,中俄两国的大飞机合作计划最终是否可以顺利完成。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消息人士日前向外界透露,目前该公司专门为大型干线宽体客机研发的一款名为PD-35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陷入了研发困境当中。虽然俄罗斯航空公司已经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但是想让研发计划摆脱当前困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按照俄罗斯方面给出的说法,PD-35发动机现在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技术难度过高,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突破。第二,研发资金已经严重不足,难以支撑后续的研发。其实说白了,这款发动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应该还是没钱了,准确点说是中俄对其注入的资金已经被花完了。
中俄两国此前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共同研发一款大型宽体客机,专门与波音-787和空客A-380客机竞争国际客机市场,而这款客机命名为CR929。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提供客机研发的大部分资金,而俄罗斯则负责提供客机研发的相关技术,其中就包括涡扇发动机。但在2020年的时候,双方也曾因为客机研发技术分配比例的问题而出现过分歧和矛盾,中方希望可以在注资之后获得相关的研发技术,但俄罗斯却以技术保密为由拒绝中方的要求。很显然,俄罗斯是在把中国当作提款机来看待。而在后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协商谈判之后,俄罗斯最终还是选择作出让步,向中方分享一部分技术资料,因此CR929客机项目才得以继续开展。而现在,俄罗斯又宣称发动机研发陷入困境,摆明了是想让中国来为其研发计划买单。
如果单从性能参数来看的话,PD-35涡扇发动机在同类型产品中也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单台最大推力达到了超过了35吨,即使是安装在安-124战略运输机上的D-18T发动机也无法与其匹敌,后者的推力也只有23吨。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发的GEnx发动机,推力也都达不到35吨。因此足以可见俄罗斯这款发动机的技术优越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就可以依靠这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来吃定中国。不管是技术原因,还是缺乏研发资金,中国在失去俄制PD-35发动机的情况下,国产AEF350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将临危受命。虽然其最大单台推力只有35吨,但也基本上可以满足C929客机的使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年前AEF3500的核心机就已经点火试验成功,而从中航工业发布的消息来看,AEF3500发动机的研发计划正在有序进行,预计将会在未来数年之后正式开始进行装机测试。而这也证明,在提前布局生效之后,即使离开俄罗斯,中国的大飞机依然还会顺利发展。